呼吸一法,在內家拳練習當中,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是每一位老師與學生均不可忽視的課題。
有些老師你如果問他:「練拳如何呼吸?」他會回答說:「自然呼吸就好。」問題是,如果自然呼吸就好,那麼就不用練習吐納,不用練氣,也不用「以心行氣」來練內功了,如此內勁焉得生長?內功之「體」如何成就?
如果自然呼吸就好,那麼就不用勤苦練習內家拳了,怎麼說?因為每一個人都會自然呼吸,嬰兒一出生就會自然呼吸,甚至在母親體內已經會自然呼吸,不用人教,不會呼吸則不能生存矣。
所以如果你隨學的老師說:「自然呼吸就好。」那你得考慮是否要離開他,因為他已誤導了你,在他那邊,你絕對學不到功夫。
內
家拳行功心解云:「極柔軟,然後極堅剛。能呼吸,然後能靈活。氣以直養而無害,勁以曲蓄而有餘。」這是練習內家拳的方法,意思是說:練拳一定要非常的松
柔,不能存有絲毫拙力,如此才能練就極堅剛的內勁。懂得呼吸吐納,在推手或散打時,才能運氣發勁靈活無滯。所以說氣以直養而無害,氣,就是呼吸吐吶,運而
養之,一直長養它,只有利而無害,久則能蓄積內勁;勁是藉由呼吸吐納運氣導引而斂入骨髓、筋脈,它是活動活潑的,而且是可以蓄積儲存的,故謂曲蓄而有餘,
隨時可以蓄而備用,永無窮盡。如果練拳不必學會呼吸,行功心解就不會在此特別強調
「能呼吸,然後能靈活」智者思之明矣!
行功心解又云:「以心行氣,務令沉著,乃能收斂入骨;以氣運身,務令順遂,乃能便利從心。」意思是說:用我們的心意來行氣,導引運功。所謂行氣就是要學會
如何呼吸吐納,不是自然呼吸就可以行氣。行氣呼吸的時候,必定要沉著,沉著須透過松柔的練習,才能使氣沉斂而入於骨髓,產生極堅剛的內勁。以氣來運達於內
身,呼吸運行之時,一定要順暢舒遂,在運氣發勁時,才能夠知己知彼,得機得勢,隨心所欲。在此,行功心解特別強調「以心行氣、以氣運身」要以心行氣、以氣
運身,不是呼吸又是如何?但它不只是自然呼吸而已,裏面有運有為,有意念與心行。
經過這樣的說明,就能夠明白呼吸的重要。所以練內家拳,首先就是要學會呼吸。那麼要如何呼吸呢?
呼吸就是吐納,吐舊納新。將外面新鮮的空氣,經由鼻腔吸入體內,再將體內之廢氣毒素排出體外。但是,如果只用平常之自然呼吸,效用是極微的,所以必定要透過學習內家拳的呼吸,始能得益。
一般的運動,純是肢體之活動,不能運動到體內的五臟六腑;而內家拳的呼吸、吐納運氣,是著重在五臟六腑的運動,藉由吐納導引,驅使橫隔膜上下鼓蕩,使內臟得到活動與溫養,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
一
般的呼吸都在肺部胸腔,內家拳的呼吸在下腹丹田處。胎兒在母體藉由臍帶呼吸,出生至三歲左右,呼吸也都在下腹丹田處,及長,呼吸慢慢轉上,這都是由於眾生
對五欲六塵的貪著,對財色名食睡及色聲香味觸法的執取,導致體內真氣混濁,氣濁則升,氣清則沉。當濁氣升到喉間,一口氣不來,生命就結束了。諸位可以去觀
察一些年邁氣息微弱的老者,他們講話總是支支吾吾,聲音結滯在喉中,氣短而喘,這是油燈將盡,生命氣息奄奄。所以想健康長壽,就要作返工的工程,將氣再練
回原來的丹田處,此即謂「返璞歸真」。
丹田,又稱氣海,是凝聚真氣的地方,因為可以無窮盡聚存真氣,像大海能納百川,永不會溢滿,所以才會說「氣以直養而無害」,永不溢損故。
呼吸要,深、長、細、慢、勻。吸氣之時,要深及下腹丹田處,氣要拉長,要很微細,而且要很慢而均勻舒遂,不可急促氣喘或憋氣。吐氣時,宜將廢氣緩緩吐盡,如果吐之不盡,將會殘留在體內,形成毒素。以吐納而言,吐氣比吸氣重要。
呼吸調息有四相:
一、風相:呼吸時鼻中氣息出入感覺有風聲,這是呼吸之病。
二、喘相:呼吸雖無聲,但氣息出入,結滯不暢順。
三、氣相:呼吸雖無聲亦不結滯,但出入不細。
四、息相:呼吸無聲、不結滯、不粗,出入細細綿綿,似有似無,若存若亡,神氣安穩。
前三相,是不會呼吸,不懂得呼吸,乃自然呼吸者之通病。第四相是正確的呼吸。所以呼吸是有學問的,想練就好功夫,先得練會呼吸,否則將會落到「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的窘境。
內
家拳之呼吸,是逆呼吸。吸氣時,把下腹微微內縮,將丹田之氣,引至背脊及兩腎之間,謂之「氣貼背」。此時橫隔膜往上升,鼓蕩了內臟。吐氣時,將廢氣慢慢吐
出,此時雖是吐氣,而體內之真氣會往下沉,要練習至氣沉入丹田,在這同時,因氣之下沉而令橫隔膜往下壓縮,也鼓蕩了內臟,這就叫「內臟運動」,內臟透過這
樣的鼓蕩作用,氣血即能暢通而活絡,生機蓬勃,使人神清氣爽,健康而有活力。
氣
是可以凝聚儲存的,每日持續不斷的練習吐納導引,以心行氣,以氣運身,意守丹田,氣就越來越飽滿。氣飽滿了,心能清淨了,欲念能淡薄了,當你的心真正的能
夠安靜下來時,透過站樁、練拳,氣就會開始沸騰,當然時間要夠,不可低於一小時,練拳如果隨便弄個幾下就停歇,那是沒有作用的,就像燒開水,還沒燒開就熄
火一樣,不能當茶飲。你把氣練沸騰了,才能將氣滲透斂入骨髓,形成極堅剛之內勁,這樣內家拳的「體」才算成就。
內家拳為何要行逆呼吸(吸氣時腹部收縮,呼氣時腹部自然鼓起)?
逆呼吸法,能夠吸進大量的新鮮空氣。胸式呼吸,在吸氣時無法完全膨脹肺葉,吐氣時也無法將廢氣完全排出。所以腹部逆呼吸是比較好的呼吸。也是人在嬰兒時採用的呼吸。
道家氣功必須以逆轉的方式運氣,稱做逆轉河車,逆行小周天,這不在練拳的範圍,故不予詳敘。
內家拳在發勁時,必須將氣凝聚下沉至丹田,此時一定得吐氣,始能將氣引入下沉丹田,所以內家拳之呼吸務必以逆呼吸運行。
練拳行呼吸,原則為:開為吸,合為呼;提起為吸,放下為呼;蓄勁為吸,發勁為呼;如果某個動作過長,中間可以加一個小呼吸,以資潤飾接續,順利完成呼吸。
運功呼吸行氣,宜在空氣新鮮處,清涼處,安靜處,光明處;不宜在空氣混濁處,酷熱悶納處,喧鬧處,穢暗處。不宜在醫院、工廠、墓地、屠宰場等地練習。
練拳運功,必須心地純正,沒有心機,不胡思打妄想,始得成就。
呼吸是生命的泉源,呼吸是練拳的資糧。每個活人都會呼吸,但不一定懂得呼吸;懂得呼吸,
生命才得以長壽,功夫才得以成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