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筋經研究(13)
表面看來,鐵線拳與易筋經似乎是不同的功夫,一是拳術,一是健身術,其實兩者有其共同點:都是鍛鍊內功的法門,而且 鐵線拳包含了部分易筋經的練法。
![](https://pics25.yamedia.tw/43/userfile/l/lsw123/blog/154b362f443a51.jpg)
「鐵線拳」乃為洪家至寶,是一套高級內功拳法,為廣東十虎鐵橋三遺技。鐵橋三原籍廣東南海縣人,生於1813年,卒於1886年即是光緒十二年。鐵橋三原名梁坤,年幼時投拜少林洪拳鉅子,福建蒲田少林僧人覺因和尚學技,入廣州白雲山能仁寺帶髮修行,於七年而盡覺因真傳。
梁坤在覺因門下學藝尤精「鐵線拳」、「三展拳」與「千斤墜」,橋手鍛煉得堅硬如鐵,似鋼鐵鑄成,而數十人拉之不到,因此人稱之為「鐵橋三」而不名。
![](https://pics25.yamedia.tw/43/userfile/l/lsw123/blog/154b3631f26a91.jpg)
敬禮開拳
鐵橋三之橋馬穩勁,為當時武林首屈一指,名列廣東十虎之一。當年廣州河南富商蔡贊,富家子伍熙官曾先後聘鐵三橋至家中授藝,後育善堂中醫施雨良及孫指添,區珠,林福成等亦拜入為門下,其後林福成再將鐵線拳授於黃飛鴻,黃飛鴻得此秘技後,異常重視,常言鐵線拳乃為洪家至寶,命弟子謹記,切勿亂傳,輕傳於世。
![](https://pics25.yamedia.tw/43/userfile/l/lsw123/blog/154b36365495df.jpg)
黃飛鴻是鐵線拳名家
鐵線拳之取義,乃為剛柔兩用,鐵為剛,線為柔,因此剛柔並濟,亦剛亦柔,故名「鐵線拳」,再配合內家手法,吐納發勁,剛柔合一。
「鐵線拳法」以鍛煉五臟六腑,強健體魄為主,以十二字訣為用,即剛,柔,逼,直,分,定,寸,提,留,運,制,訂等十二支橋手。練習鐵線拳除了要注重十二支橋手外,對發勁及七情聲息,發音最重要,每一式的發音皆以調節五臟六腑為主,臟腑得調,氣血循環有序,陰陽和合,能勁力達內外,獲得強筋健骨之效,因此洪家歷代先輩習此拳者多享有高夀。
鐵線拳譜
第一式 敬禮開拳 第二式 二虎潛蹤 第三式 雙劍切橋 第四式 老僧挑擔 第五式 驚鴻斂翼 第六式 左右寸橋 第七式 三度珠橋 第八式 大仙拱手 第九式 二字箝陽馬 第十式 掩護丹田 第十一式 抽手護胸 第十二式 兩手遮天 第十三式 秦瓊獻鐧 第十四式 餓鷹撲食 第十五式 迫橋 第十六式 定金橋 第十七式 虎嘯龍吟 第十八式 雙寸橋 第十九式 制橋 第二十式 分金槌 第二十一式 二虎潛蹤 第二十二式 扇面子午 第二十三式 開弓射雕 第二十四式 外膀手 第二十五式 外膀手二 第二十六式 柔橋內膀 第二十七式 內膀之二 第二十八式 訂橋 第二十九式 柔橋 第三十式 遮頭 第三十一式 托掌 第三十二式 定金橋 第三十三式 側身寸橋 第三十四式 制橋 第三十五式 分金橋 第三十六式 扇面子午(左) 第三十七式 開弓射雕(左)第三十八式 外膀手(左) 第三十九式 外膀手二(左)第四十式 柔橋內膀(左) 第四十一式 內膀之二(左)第四十二式 訂橋(左) 第四十三式 柔橋(左) 第四十四式 遮頭(左) 第四十五式 托掌(左勢) 第四十六式 定金橋(左) 第四十七式 側身寸橋(左)第四十八式 制橋(左) 第四十九式 分金橋 第五十式 扇面十字手 第五十一式 雙遮手 第五十二式 白虎獻掌 第五十三式 猛虎爬沙 第五十四式 定金橋 第五十五式 虎嘯龍吟 第五十六式 雙寸橋 第五十七式 制橋 第五十八式 分金拳 第五十九式 二虎潛蹤 第六十式 麒麟步 第六十一式 夾木槌 第六十二式 提壺敬酒 第六十三式 橫割手 第六十四式 內膀手 第六十五式 內膀柔橋 第六十六式 內膀柔橋 第六十七式 遮頂 第六十八式 托掌 第六十九式 虎嘯龍吟 第七十式 寸橋 第七十一式 制橋 第七十二式 分金槌 第七十三式 十字手 第七十四式 遮天 第七十五式 驚鴻斂翼 第七十六式 韋馱獻杖 第七十七式 雙遮頭 第七十八式 迫橋 第七十九式 定金橋 第八十式 雙寸橋 第八十一式 十字手 第八十二式 分金拳 第八十三式 二虎潛蹤 第八十四式 收式 |
在上乘的洪家鐵線拳招式當中有一個基本的法門,那就是要能夠讓氣血達到升降自然,並且能隨心所欲的控制,具體的表現方式就是要能夠讓臉迅速的脹紅。相信這個方法很多人在小的時候都應該有玩過,事實上這個功法,是越年輕的人越容易做到,而人的身體一但邁入壯年後,這個動作就不容易可以實現了,這是因為身體在各年齡層的內部生理結構會有所不同的關係。
![](https://pics25.yamedia.tw/43/userfile/l/lsw123/blog/154b363c318d43.jpg)
鐵線拳--雙劍切橋
![](https://pics25.yamedia.tw/43/userfile/l/lsw123/blog/154b363dfa40db.jpg)
如果你有觀察過剛出生滿月的嬰兒,你會發現事實上原來每個嬰兒「都會」鐵線拳。當你看到小嬰兒在伸腰哈氣時,氣會立即上聚五官,臉隨即脹紅,隨後當小嬰兒氣血調合身體放鬆時,氣血又平秘恢復,臉則恢復白皙光澤,這是自然的氣血運行現象,其實小嬰兒不懂控制的方法,但他幼嫩的身體卻是經常可以這樣做的,鐵線拳的原理其實就是向嬰兒來學習看齊的,以求返老還童。
另外,當嬰兒在哭或笑的時候,會很自然的用到丹田的力量。當他在大哭的同時,聲音之尖銳刺耳,一般人難以忍受,這不是靠練習而來的,而是每個人與天具有的能力,事實上上乘的鐵線拳就是在用這個方法,所以你會也會經常聽到鐵線拳的玩家在進行刺耳尖銳聲音的練習。
![](https://pics25.yamedia.tw/43/userfile/l/lsw123/blog/154b364953ae13.jpg)
鐵線拳--左右寸橋
![](https://pics25.yamedia.tw/43/userfile/l/lsw123/blog/154b364dfc169a.jpg)
鐵線拳運氣的基本原理,是將全身分成上、中、下三大丹田,上丹田在頭部、中丹田在胸腔、下丹田則在腹腔,這符合了現在的科學研究。另外,在體腔的部份還須特別知道中醫裏上、中、下三焦的觀念,而十二經絡的運行及奇經八脈的觀念,更是鐵線拳的基本原理,你如果能夠了解這些傳統中醫生理的基本觀念,則在鐵線拳的練習過程,你會非常的訝異,因為練習某些動作的同時,內氣會很明顯的循著某些經脈在移動。
若在進行鐵線拳練習的時候,你會發現這根本就是一套運行身體氣血的使用指南。鐵線拳利用了人類的各種身體自然情態表現,包含喜、怒、哭、哈,快樂、難過,打嗝、咳嗽,反胃、憋氣等方式,有效的調控了人體非自主神經所主導的功能,將人體的生理功能大幅度的產生變化,依此快速的流動氣血,達到活血通絡的目的。
![](https://pics25.yamedia.tw/43/userfile/l/lsw123/blog/154b36607b10b7.jpg)
鐵線拳--秦瓊獻鐧
![](https://pics25.yamedia.tw/43/userfile/l/lsw123/blog/154b3664870455.jpg)
西洋的生理解剖學有一個學理,稱作「血液的再分配律」,它提到人體在運動的時候,由於交感神經會興奮引發了神經系統及內分泌系統的作用,於是原來閉鎖的毛細血管進一步產生擴增舒張所引起的,而血液會從已消化及排泄器官為主的臟腑當中流到肌肉裏,以供給肌肉運動時所需的養分,這時人體有75%的血液在肢體肌肉當中。另外,當人體在用餐後,由於腸胃接受到食物,刺激腸胃的反射神經,故腸胃血管擴張並準備工作,此時大部分的血液,就會悄悄地流向了腸胃的地方,以產生足夠的能量已進行消化工作。所以老人家常說:「飽了肚子,空了腦子」,這也是很多人吃完飯後就突然會想睡覺的原因。
人體的血管收縮調控是屬於非自主神經所主導,它可以在人體不自覺的狀況下經由模式化的血管鬆緊分配,達到將多數的血液流向特別需要的地方。也正因為如此,人體可以不用隨時去思考這些問題,就能及時應付身體在各環境下,各身體環節所需的各種能量情形。但因為如此,經由自主的方式以達到控制非自主神經的興奮抑制,就成為了鐵線拳的重要挑戰。
練過鐵線拳和易筋經的人都會很驚訝,沒想到跟著做同一個動作,就會感到氣血在身體裏明顯的變化,忽上忽下、忽聚忽散、忽開忽合、忽竄忽流,鐵線拳與易筋經都有助人體氣血的運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