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5日 星期四

八卦掌師傳系統

 董海川1796-1880

  • 尹福字德安號壽鵬又名馬世清“瘦尹”-河北1840-1909.06.28 (69) (羅漢拳,彈腿) →尹式八卦掌
    • 尹玉璋(子)字佩瑤1890-1950
      • 王敷(滿族) 1919-2002.05.17北京
        • 王尚智(子) 1947-北京
      • (王景山*)
    • 尹金玉(女)
      • (何金魁*)
    • 楊俊峰“磁器楊”
    • 馬貴*字世鄉“木馬” 1855-1940 (1957-1941?)北京(麒麟)
      • (何金魁*)
      • (傅振嵩*)
      • (劉洪傑*)
    • 居慶元
    • 李永慶

    • 何金魁*字云軒1885-1965
      • 何忠棋(子)
    • 門寶珍字聘三“門大個子” 1870-1957 (1872-1958?)滿洲(武舉)
      • 解佩啟! 1923-北京(彈腿)
        • 賀進寶
      • 王景山* 1907-1990
        • 劉永椿
    • 鐘聲
    • 金增啟
    • 金毓慧
    • 彭九春(科舉)
      • (王景山*)
    • 宮寶山(弟子) (疫病死)
      • 宮茂一
      • 宮震山
      • 宮禿子
      • 宮伯然
      • 宮拴
    • 宮寶田(弟子)字子瑛占元1871-1943山東
      • 宮冠一(子)
      • 宮寶齋(子) 1917.12.02-1990.04.25?山東(移民台灣)
        • 宮寶金
        • 魏壽福
        • 秦鴻泰
        • 鐘相文(台灣)
        • 鐘大偉(台灣)
        • 崔憲偉(台灣)
        • 張貞熙(台灣)
        • Michael J. Guen
        • 何靜寒(台灣)
        • 周宜清(台灣)
        • 宮本彥(台灣)
        • 黃家訓(台灣)
        • 周宜升(台灣)
        • 塗坤裕(台灣)
        王壯飛
        • 王翰之
        • 王德之
      • 宮霜!(三子)
      • (次女)
      • 宮湧江
      • 侯天郭
      • 霍殿閭(帶藝投師)
      • 李性和(帶藝投師)
      • 劉云樵(帶藝投師) 1909-1992 (李書文門下八極拳)河北(移民台灣)
        • 徐紀Adam Hsu 1941- (台灣)
      • (宮茂一)
      • (宮震山)
      • (宮禿子)
      • (宮伯然)
      • (宮拴)
  • 程廷華字應芳“眼鏡程” 1848-1900.08.14 (52)河北(摔跤) →程式八卦掌 (遊身連環八卦掌)
    • 程有龍*(長子) 字海亭1875-1928 (1872-1929?) (;楊建侯門下太極拳)
      • 劉洪傑* ? -1986 (北少林六合拳;形意拳,吳氏太極拳)
        • 白樺*
        • 範親仁* (美國人) Bruce Kumar Frantzis
      • 陳伴嶺* 1892-1967 河南(少林拳,李存義形意拳)
    • 程有信(次子) 字壽亭“矬爺” (;楊氏太極拳)
      • 梁克權北京(形意拳)
      • 孫志君
      • 劉談峰
        • (劉敬儒)
      • (劉敬儒)
    • 程有功(子)
    • 孫祿堂(武氏太極拳,形意拳)
      • 傅振嵩*字乾坤號劍南“國術聖人” (81)河南(陳氏太極拳) (移民南京) →傅式八卦掌
        • 傅永輝
          • 傅鐵龍
          • 傅文龍
          • 傅美勤
          • 傅美蘭
          • 郭運平
        • 林朝珍1912-1998 (移民美國舊金山)
        • 孫寶剛
        • 翟榮基
    • 劉斌(孫祿堂友)
      • 劉興漢
    • 楊明山
    • 李文彪字光普(槍彈死)
    • 駱興武
    • 劉敬儒
    • 張永德
    • 姬鳳祥
    • 劉振宗
    • 王丹林
    • 馮俊義
    • 張玉奎
    • 郭鳳德
    • 崔振喜
    • 張承發
    • 周祥
    • 李豪庭
    • 李鐵中
    • 陳茂
    • 李漢章
    • 關岭峰
    • 高義盛*字德源1862-1946山東→高式八卦掌 (後天六十四掌)
      • 高岐山
      • 關永發
      • 劉鳳彩1908-1987 山東(;吳氏太極拳,三皇炮拳,夜戰刀,武當劍,雙藤棒等)
        • 王書聲
        • 戈國良
        • 李學義
        • 劉樹行
      • 曲克章
      • 張俊峰(台灣)
        • 洪懿祥
        • 羅德修
        • 洪懿綿
        • 張永良
          • 陸尚恆
          • 潘岳
          • 劉金玉
      • 何可才(香港).... (1911-1995)
        • 何玉泉(子)
        • 徐錦波
        • 任永
        • 黃東泉( )
        • 黃慈寧( )
        • 葉添( - 2004)
        • 伍寶全
        • 雷汝霖
        • 鄧昌成
        • 徐國樑
        • 韋富
        • 徐煥光
        • 黃長根
        • 徐標( - 2004)
        • 伍威明
        • 蔡榮光
        • 馮森源
        • 張偉彪
      • 吳孟俠* 1906-1979 (韓慕俠門下形意拳;牛連元門下楊班侯八十一式太極拳)
        • 吳光普( - )
        • 呂朋敬
        • 李紹江
        • 蒙玉璋(1909-1979)
        • 齊德居
        • 馬玉良
        • 張蔭深
        • 王俊興(1930-2004)
        • 王進忠
        • 張永發
    • 何金奎
    • 金夢瑞
    • 蔣馨山
    • 郭鑄山1901天津(→八卦太極拳)
    • 程有生
    • 胡鳳陽
    • 周玉祥* (孫祿堂友) “絕掌”
  • 史紀棟字振邦“溜腿史六” 1835-1909.01.26 (73)河北
    • 楊榮本
      • 彭昭曠
      • 狄兆龍江蘇1909-2002
  • 梁振蒲字照亭1863.05.20-1932.08.13 (69)河北(彈腿) →樑式八卦掌
    • 郭古民
    • 李子鳴1902-1993
      • 馬傳旭! “馬大鬍子” 1933- 河北(移民北京) (少林拳,跑牆;形意拳,螳螂拳,太極拳,通背拳)
      • 隋雲江1945.11.18- 北京
      • Vincent Black
      • 左藤金兵衛1924-? (日本人) 福島(大東流合氣柔術,柳生心眼流兵術等,王樹金八卦掌形意拳)
        • 佐藤千鶴子(女) (日本人)
    • 田金峰
    • 李通泰
    • 傅振倫
  • 張占魁*字兆東“閃電手” 1858-1938 (80)河北(花拳,劉奇蘭門下形意拳) →形意八卦掌
    • 韓慕俠1877-1947 金鏞天津
      • 吳孟俠*
    • 姜容樵河北(迷宗藝)
    • 趙道新
    • 王樹金* (民台灣)
      • 王福來* (台灣) 1941-
      • 地曳秀峰* (日本人) 1927- (大東流合氣武道等)
  • 劉德寬* “大槍劉”愴洲(六合大槍;劉士俊岳氏散手,楊露禪太極拳) (八路岳氏連拳) →劉式八卦六十四掌
  • 宋長榮→宋式八卦掌
    • 趙彥榮趙錫亭
    • 高義盛* (只學單換掌)
  • 宋永祥
  • 魏吉祥
  • 劉鳳春
  • 劉寶真河北→陰陽八盤掌
  • 馬維祺
  • 司元功
  • 容步雲
  • (馬貴*)
  • 樊志勇(旗人) “樊瘋子” 1840-1922 (少林拳,彈腿) →樊式八卦掌
    • 樊鳳蘭(女) “樊大姑” 1884-1967
      • 文大生
      • 王剛
    • 王志能(婿)

2018年6月20日 星期三

錯誤深呼吸 可能缺氧頭暈

小心呼吸方法錯誤,反而會出現頭暈、手腳發麻等缺氧後遺症。一名卅一歲資訊業女性,因壓力大,緊張焦慮時她總是以深呼氣來緩解,日前大口呼氣卻無效一度幾乎暈倒而緊急就醫。醫師表示,緊張時呼吸頻率不能過快、過深,腹式呼吸法須以「四比六」的原則,也就是吸氣四秒,吐氣六秒,才能緩解。
為什麼深呼吸後會出現頭暈等症狀?榮新診所副院長何一成表示,門診觀察發現,有緊張焦慮的人二至三成有「呼吸過快」的問題,特別是對自己要求高、責任感重,事業領域有成就者,但缺乏運動的中年人,容易錯用深呼吸的方法,導致呼吸頻率過快、過深,過度呼氣反而出現類似缺氧的症狀。
何一成表示,過度呼氣會導致血管收縮,情緒上更緊張,隨之而來的是頭暈、心悸、出汗、手腳發麻冰冷的現象;因為有缺氧的感覺,會不由自主呼吸更快,形成惡性循環。
何一成說,腹式呼吸法應以「四比六」的原則,吸氣四秒,吐氣六秒,順著自己原來呼吸節律與深度,慢慢調節氣息。如果仍無法改善焦慮緊張的問題,可能須配合改善焦慮的藥物,並調整生活型態,或藉由生理回饋儀來做呼吸與放鬆訓練。
鄭醫師的部落格
對自我要求高,平時較壓抑,不易表達自己情緒的人,在感受壓力大時,往往感覺身體肌肉緊繃,頭痛等等狀況,有些人會以深呼吸來幫助身體放鬆,但是當事人因為錯誤的呼吸方式,也就是以為大口吸氣,忘了相對也要吐氣長一些,導致身體氧氣增加,二氧化碳濃度降低,結果就是過度換氣的情形發生,過度換氣最常見的狀況就是頭暈、手腳發麻、吸不到氣、甚至恐慌發作、感覺快死掉,主因就是很多人感覺吸不到空氣時,會更恐慌,更用力吸氣,結果感覺更喘不過氣,恐慌發作隨之而來。緊急處理的方式,就是拿一個塑膠袋,拿來罩住口鼻,每呼吸幾口,再把塑膠袋抖一抖,重複原來的動作,直到覺得舒服些。
另外一種,就是缺乏運動的中年人,或者容易鼻塞的人,吸氣時以鼻子吸氣,在感到壓力時,想以深呼吸來來幫助放鬆,但由於吸氣不足,吐氣太多,導致體內氧氣降低,導致,血管收縮,情緒上更緊張,隨之而來的是頭暈、心悸、出汗、手腳發麻冰冷的現象;因為有缺氧的感覺,會不由自主呼吸更快,形成惡性循環。
不管是吸氣過多吐氣太短,或者吸氣太短,吐氣太長,同樣都會讓身體更不適,當事人更喘不過氣,因此想以深呼吸來幫助身體放鬆,必須瞭解正確的呼吸方式,在醫療機構中,有些儀器(生理回饋儀)可以幫忙監控,確認當事人在做放鬆技巧訓練時,身體是否處於放鬆的狀態,事實上也有一些居家或者隨身攜帶的簡便儀器,可以幫助放鬆,我在門診時,在幫助些難以放鬆或者因為恐慌發作來求診的人,我都會建議用這種隨身型的儀器來幫助放鬆,這種儀器的好處,就是可以讓當事人立刻知道呼吸方式是否有幫助放鬆,效果最快也最直接。
沒有儀器的幫助,可以自己嘗試醫療專業經常建議的腹式呼吸法,適當的比例,應以「四比六」的原則,吸氣四秒,吐氣六秒,順著自己原來呼吸節律與深度,慢慢調節氣息。也有人建議以脈搏來計算,也就是脈搏每跳六下,配合一次吸氣或是吐氣,效果也不錯。此外,也有人藉由緩和的戶外運動(例如爬山等等)來幫助身體放鬆呼吸,又能增加吸氣時的深度,建議大家也可以考慮這種方式來幫助改善。
在非藥物改善的處理上,也有人透過自律神經檢測,找出自律神經失調實際的狀況,針對失衡狀況,透過相關營養補充品來調整,也是可以考慮的改善建議。不管如何,生理回饋的原理,就是透過身體的放鬆,來幫助心理的放鬆,不過追根究底,這也不過是治標的調整方式,對於當事人而言,最好還是透過生活形態的調整與改變,透過身體功能的檢測及導致心理壓力的思考模式做瞭解,瞭解根本,針對根源來改善,才能一勞永逸,單單想靠藥物來控制症狀,往往無法根除焦慮緊張,還會造成長期的藥物依賴,不可不慎!

錯誤的呼吸觀念:深呼吸其實無法讓人放鬆

陳小姐突然臉色慘白,四肢僵硬發麻,全身冒冷汗,直喊著快窒息了,吸不到空氣了,一旁的親友叫她做深呼吸的動作,卻不見改善,立刻送到醫院急診室,醫師為她注射鎮定劑,才慢慢緩和下來。等她恢復後,醫師向她及親友解釋,這是過度換氣症候群,通常是起因於情緒壓力的波動,導致快速的呼吸,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太低所導致。

通常在遇到親友情緒緊張或恐慌時,大家都會安撫他()做深呼吸的動作,我們傳統上都認為深呼吸可以緩和緊張或恐慌的情緒,但是深呼吸真的就能立刻讓情緒和緩下來嗎?恐慌時呼吸真的都很淺嗎?其實在恐慌或情緒激動時,人每分鐘的呼吸量是正常呼吸量的好幾倍,即使像氣喘發作,患者感覺呼吸不到空氣時,每分鐘所呼吸的空氣量也是正常呼吸量的3-4倍。其實他們不是呼吸的空氣量太少,相反的,他們是呼吸過多的空氣量。

傳統上,不論是練氣功(氣血循環)、放鬆(緩和情緒)、治病(氣喘),大家都強調要練習深呼吸,尤其是用腹式呼吸的方式來做深呼吸。很多人強調深呼吸,因為深呼吸可以吸入更多的氧氣,排出更多的廢氣(二氧化碳),大家都認為氧氣是好的,而二氧化碳是不好的,事實上真是如此嗎?以現代呼吸生理學的角度來看,這是有待商榷的。

我們可以做一個很簡單的實驗(如果您有氣喘、過度換氣症候群或其他呼吸道問題,請勿做此實驗),您現在連續很用力的快速深呼吸,很多人不到5-10分鐘就會感覺頭暈,為什麼您快速深呼吸,照理說呼吸更多的空氣,氧氣量應該很充足,二氧化碳濃度也很低(排出更多的廢氣),為何腦部還會因缺氧而頭暈呢?這就是人體的奧妙。我們在肺部的空氣交換,是濃度高的氣體往濃度低的方向流動,所以吸進來空氣中的氧氣會進入微血管中,而微血管中的二氧化碳會進入到肺泡中,在呼氣時排出;但是在細胞的內呼吸時,卻不是濃度高的氣體往濃度低的方向移動,氧氣從微血管進入細胞的關鍵,取決於細胞中二氧化碳的濃度,如果細胞中二氧化碳濃度夠高,微血管內的氧氣才會被釋放到細胞內。這就是為什麼當您快速做深呼吸時,雖然您吸入的氧氣量充足,卻會因腦部缺氧,而感覺頭暈的關係。因為雖然您吸入的氧氣量很充足,但是因為快速深呼吸時,二氧化碳被快速的排出,導致細胞內二氧化碳的濃度太低,微血管中的氧氣因此過門而不入,無法被釋放到細胞內,導致腦細胞內的氧氣降低,最終引起頭暈。

為什麼很多人在做深呼吸後會感覺神清氣爽、放鬆情緒呢?真正的關鍵其實不在於深呼吸,而在於呼吸速度放慢以及規律均勻的呼吸。當您呼吸速度放慢時,細胞內二氧化碳的濃度就不會過度的被排出,當您呼吸速度放慢,尤其吐氣的速度比吸氣速度更慢時,除了二氧化碳排放的速度降低,同時活化副交感神經,讓自律神經獲得動態平衡,進而才會讓人感覺情緒放鬆。

有些深呼吸的訓練,強調吐氣時很快速的張口大喝一聲,聲稱將身體的穢氣排出,有助於身體健康,以呼吸生理學的角度來看並不適當。張嘴吐氣本身會讓呼吸道變乾燥,如果用鼻腔輕輕吐氣,呼氣的空氣中之水分可以有效的回收,若是張嘴吐氣,空氣中水分回收的效果差,呼吸道自然會變得乾燥;其次當快速張嘴吐氣時,呼氣時間比吸氣時間短的話,就無法藉由呼吸來達到自律神經動態平衡的效果,因為吸氣是代表交感神經的運作,而吐氣則是副交感神經的運作,現代人的自律神經失調通常都是起因於自律神經太過活耀,我們可以藉助較緩慢的吐氣,來活化副交感神經以達到自律神經動態平衡,所以如果張口快速大喝一聲吐氣,就失去這些作用了。

當人在情緒激動時,很自然地就會呼吸急促,這時候要讓他做深呼吸的動作,其實是有點困難。就好像如果您開車從山上下山,即使不踩油門,車速也會越來越快,此時要讓汽車立刻停下來是很困難,但是也不能讓車速毫無控制的加速,這時該怎麼辦呢?相信您會採取不斷的輕踩剎車方式,讓車速不至於如脫韁之馬般的難以控制,相信您很清楚,如果將剎車踩死來減速,車子很可能就會翻車。所以當您情緒激動或恐慌而呼吸急促時,記得以輕踩剎車的觀念讓呼吸慢下來,此時也不須強調腹式呼吸,因為除非經常練習腹式呼吸,不然在慌亂中,很少有人可以立刻學會腹式呼吸的。

當呼吸急促時輕踩剎車的呼吸方式為,每五次的呼吸暫停一次呼吸,等呼吸速度慢下來恢復正常呼吸速度時,再調整呼吸方式,讓吐氣時間比吸氣時間長,比方說吸氣時數1.2,吐氣時數1.2.3,同時將嘴巴閉上,呼吸時空氣皆從鼻腔進出,這樣既可讓呼吸速度變慢,更可讓呼吸節奏規律,只要能慢慢地、規律均勻的呼吸,自律神經就能恢復其動態平衡,讓情緒放鬆、壓力釋放。

所以真正健康的呼吸觀念,是慢呼吸而不是深呼吸,我們要效法的呼吸是烏龜式的慢呼吸。老僧入定的龜息法呼吸,其實吸氣量是很淺、很少的,您甚至感覺不到他在呼吸,您絕對看不到老僧入定時做深呼吸。您如果要練習深呼吸,記得最重要的前提是慢呼吸,如果您遇到親友情緒激動或恐慌發作,不要叫他()深呼吸,而是要引導他()慢呼吸。以呼吸生理學的觀點,最適當的呼吸應該是靜、細、慢、勻而不是傳統的細、長、慢、勻,也就是呼吸應該要安靜無聲、輕柔、緩慢、均勻。

丹田的運用技巧

丹田的功用也正是氣功中活力的源頭,也是一種保健的方式。那什麼是丹田呢?我們的丹田位在我們的軀幹肚臍下方約三指幅寬的地方(也就是約一點五吋),所謂丹田用力是靠身體的內部深層肌肉在做運動,也就是位在丹田位置後方的深層肌肉在用力。該如何感覺丹田位置呢?請先看完下面簡單的訓練方法:
一.氣入丹田:先慢慢地深深吸一口氣,記得用腹式呼吸,用手放在腰的兩側,要感覺腹部有在漲大,這就是氣入丹田。

二.閉氣寧神:當無法再吸入時,憋住口中真氣,集中注意力在肚臍下方約三指幅寬,感覺丹田周圍的肌肉有在用力支撐著。

三.聚力吐氣:只利用丹田周圍的肌肉用力支撐著,其他部位放鬆,並緩緩的將氣吐出來。

四.氣盡神散:把身體裡的氣全吐完後,全身放鬆,準備再吸一口氣。

如此幾遍後,會感覺到小腹部的肌肉有一點酸,每次用力時與上大號的感覺是相類似的,請記得這種感覺。不久你就會發現丹田的所在位置,這個位置會因為每個人的體型不同而有所差異,所以你必須記得下次要用力的位置。

等到你已經可以正確把握丹田的位置時,接著要做快吸快吐的訓練,把氣快速地吸入小腹部,再快速吐出,像小狗在喘氣,但是只有丹田的部位在動,這樣可以讓你的丹田肌肉做快速的收縮運動,記得只能利用丹田周圍的肌肉用力,全身的其他部位是放鬆的。這個動作可強化腹肌的力量,建議你只要時間地點允許,可以多多練習這個動作



唱歌的時候,你的身體要用力,但是肌肉要放鬆,唱出聲音的時候,腹部要用力,聲音感覺是用吐的,嘔吐出來的感覺,人在嘔吐的時候所用的力量,就是丹田之力,所以你要有那種像是在吐時候的感覺,去感覺其力量所在,當然如同上面所講的,初在學習的時候,我建議你去找老師學習,這樣才不會造成錯誤,等到你習慣以後,唱歌的時候自然就會使用丹田的力量了。

利用丹田所唱出來的聲音,會比較立體,而且聲音本身比較具有彈性,不是乾扁的聲音,並且會在頭部產生共鳴(如果你唱的正確的話,會有點頭暈,那就是有產生共鳴),共鳴會擴大你的聲音(因為身體就是一個大音箱),所以唱出來的聲音自然就會比較大聲,但是高音是屬於個人本身音域高低的關係,可是透過正確的唱歌方式,還是可以讓你的聲音高度稍微往上提高一點唷。

利用丹田唱歌,因為是使用丹田的力氣,所以喉嚨是比較不會痛的,但是唱久了還是會乾乾的,所以要時常潤喉保養喉嚨唷。




丹田的運用必須配合腹式呼吸的方式,因為當我們在吸氣時,氣會進入我們的肺臟,讓肺泡充氣進而擴大我們的胸腔,但這樣的肺活量用於唱歌仍是不夠的,還必須靠著橫隔膜的向下擴張,這樣吸入的空氣量才會足,丹田的肌肉才會有力。當你已經很容易感覺到丹田後,試一試發一長音(至少要30秒)一秒一拍的數,可以正確地運用後,再把你要唱的歌拿一小段來做練習,記得丹田要用力!假以時日必有小成。




唱法指導方式:
就如前所提及「歌要唱的好,最起碼要對音感強,音要唱的準,節奏要弄清楚」。通常所謂的音感music sense、音準pitch,及節奏rhythm,是歌唱者必備的基本要領。音感是平常聽音樂取來的,要多嘗試去唱歌,才能鍛鍊音準與節奏,時間累積下來,相信能多少會有些進步。唱法需先瞭解如何運用腹部吸氣,及發聲原理。對許多初學者而言,剛開始不了解如何運用腹部的氣,音唱得實氣不足,導致整首歌顯得氣不上不下,欠缺完美與妥當的處理,更不用談要唱多少首歌了。



因此,懂得如何運用腹腔部位的氣,唱出不同的節奏與音符,是首要的課題。俗說的「丹田」即是所謂的腹氣,首先要練習如何「深呼吸」:將氣灌進腹部,使腹呈現脹大(好比將身體平躺時吸氣的情況一樣,自然的會將氣吸進腹部裡),再緩緩的將氣從嘴裡吐出,並發出「嘶」的聲音,在吐氣時,先保持腹部脹大(這時所吐出的是胸部的氣),等氣差不多沒時,再將腹部往內推進方式吐氣出來,每次做個五分鐘以上,每天反覆的做,而過久之後,將氣撐持於腹部時間漸拉長,同時也拉長吐氣的時間,這樣的動作宜每天時常反覆的做,開始可能因不慣而導致頭淺微昏暈的狀態,但經過這樣的練習,對身體或腦部隨時透過「深吸呼」的動作,有助於提振精神,而經由這樣的練氣動作,調整吸氣方式,自然的可輕易的運用所吸入的氣。

漫談孫臏拳的傳承,並簡介其拳法

 孫臏拳廣佈於山東省境內的一個地方拳派,附會為戰國時期軍事家齊(今山東)人孫臏所創,但無文字記載。

    孫臏拳在武林中又被稱為長袖拳。因古人衣袖寬長,該拳便利用了這一特點,習練者手藏袖中,虛實難測,變化詭異。

                    


    除了藏拳袖,孫臏拳的最大特點是它的腿法——蹣跚步。

    孫臏拳也叫武子拳,據說是清朝同治年間,山東萊州府掖北人氏施德所傳,其師不詳。施德字仲義號逸翁,他一生惟慎,擇徒嚴謹,活到一百四歲,雖多子多孫,也只選其一子施仁方傳承,同時收有一男一女、皆為好友之後為徒,男欒二公、女秀蓮(後收為兒媳改名于嫻助),從此,施家沿襲門規,一直到解放建國前,再未外傳。 


                                      

               欒二公、山東萊州府掖北人,力大無窮,終身未娶,其堂侄欒秉信為人忠厚,長年在外趕腳(趕大車),為求防身公將所學盡授其侄,侄在外又收山東、東阿縣張家樓張好春 張再春兄弟二人為徒(二人皆為趕車人),其中一人收山東陽谷縣楊廷棟為徒。
 
    楊廷棟,1926年來青島承接韓魁生的國技學社,改名揚明齋,教授孫臏拳。1934年11月青島國術館新館在廣東路一號建成,楊明齋出任二課課長,楊即打破門規,在青島廣收門徒授藝,從此孫臏拳在青島民間有所流傳。由於楊明齋參加抗日離青,在青授藝時間不長,楊為了推進教授孫臏拳的進度,在眾多弟子中,採用了教 大架不教小架,會小架的不教大架,所以大多數弟子能有機會系統的學練孫臏拳者、實屬不多。更由於當時授藝也僅限於身教、口授、心悟的方式,惜未能留下有關文字方面的記述。

              



楊廷棟(揚明齋) 
    楊鈞韶名廷岳,楊明齋之兄,(1950-60年代曾在青島小陽路小學工作,文革期間離開青島)文武兼備。一生堅承家傳洪門拳黑虎拳,長短兵刃無一不精,1920-30年代,以多種長短拳械對練著稱,實為一代武術大師,但他不會孫臏拳。

附:楊明齋嫡授的十大弟子
       劉慎思  譚會朋  高作霖  王茂禎  劉文炳 
       祝正森  杜玉嵐  張文德  徐自良  欒秀雲(女)

     十大弟子多已作古,聽說高作霖老師還健在,欒秀雲在北京,改名欒素貞,如健在也已有90歲。

    楊慶章,楊明齋之子,(住濟南幹石橋)1969年7月在濟南,應楊鈞韶之約,與楊慶章有過幾次接觸,可惜他沒有學過武術。

    楊慶先,(楊鈞韶之子)高芳先(楊鈞韶之義子)均為楊明齋之弟子,都在臺灣,現皆已作古。

    張文德,楊明齋的嫡授弟子,善搏擊摔跤,現已作古,享年九十三歲,他生前為傳授孫臏拳法默默地耕耘一生可謂桃李滿天下

     傅志文,張文德嫡授的得意弟子。自幼習武、酷愛中國傳統武術,善搏擊,為了繼承先師遺願,繼續發揚光大孫臏拳法,於2002年1月 在市南區朝城路5號(朝城路小學內)掛牌成立青島孫臏武館並遍邀島上武林界前輩和武術界眾多名師,組成顧問組和強有力的教練班子,教授孫臏拳法和孫臏散手及眾多傳統武術套路和國家規定套路,武術散打、拳擊和女子防身術等。

根據《青島日報》的報導,在青島孫臏拳的第五代傳人中,掌握全套拳法的只有一個人----孟憲堂。


介「孫臏拳拳法

風格特點

    《孫臏拳譜》記載「孫臏留下長袖拳,三百六十手相連,雞腿龍腰潑猴性,鷹眼猿臂象鼻拳」,其拳理要求靜似雄雞、動似龍腰、靈似潑猴、神似鷹眼、鬆肩如長臂猿;其拳型多以「象鼻拳」為主(即南派之鳳眼拳惟凸出中指);步法多為「蹣跚步」,蹣跚取意於《孫臏兵法.數陣之法》中「……叛山而退」,叛山即蹣跚,意指撤兵時不走走路,孫臏拳步法亦為如此,左晃右移,拳譜有云「孫臏拳法世間稀,步踏罡七星奇,氣丹田尖點地,蹣跚跛行左右移,前進後退莫換腳,左搖右擺尋真機」。

              


孫臏拳的最大特點是它的腿法——蹣跚步

拳法動作

    孫臏拳手法為打穴為主,並以蹦、彈、抓、挑、鑽、擂、拉、劈、抄、砍、截、擺、封、捅、砸等為輔;腿法有踢、碰、蹬、踹、踩、掛、跪、截、跛等。出拳講究擰、絞、纏絲旋勁、拳走曲線、曲中求直、直中求曲攻中有防,防中有攻。並講究「三出而一主」,即兩臂一腿並發勁其中有一主要動作。

    交手時主張側身對敵,講究側身對敵一字形,交手須知保三中,護住頭胸腰三位,順勢技擊不留情

    技法以「圓、角、線、點」為總則,圓指步法不走直線,角指站立對己有利之角度位置,線指搶攻敵最佳路線,以求最時間攻敵之所救,點指盡量減少攻防次數,達到一觸即發,一發就到,一點就勝。戰術有謂「空、誆、虛、實、晃」。

    拳法以組合形式為主,每一手即為一個用法,三百六十手可以互相串連,進攻時可以採用組合連擊,講究一掌不到二掌跟,三掌四掌齊跟進 
                    

 

高作霖

    戰術以「空、誆、虛、實、晃」為主,以動作迷惑對方,有真有假,有虛有實,欺詐疑惑,擊打對方。

    孫臏拳演練中要求:內外相合,形意相通,並要明理內外動靜之關係。

    拳諺:「有架無力空做勢,有力無架勁白費。」。就是說拳架與力是個結合體,只有正確的結合,才能發揮其拳法的功力。任何拳法也都是把力(勁)貫穿在拳法的紮架和套路中,通過日常不斷地演煉,功力才能得以提升。

    孫臏拳是「鬆肩拔肋,力貫梢節」,要求是「手是流星,臂是線……」是著力於梢節。把「滾、纏、穿、抖,寸、彈、鑽、合」八種勁法,貫穿在拳法的紮架和套路的演煉之中。

    現將寸、鑽二勁轉述如下:
寸勁: 一觸疾發、勁力突然;發如猛虎、力能排山。
鑽勁:含如弓張、發似弩箭;觸則即發、勁疾而旋。

           


掌握全套拳法的只有孟憲堂

大架、小架、過手架 

     大架和小架都是孫臏拳360手中非常重要的演練套路,在演練中都有其非常嚴謹地不同要求。有大架步難跟,小架意難運大架不大,小架不小之說。

     大架是(大架煉勢十二八)96手。是在演練啟架的基礎上,練的是膽、力、猛。在演練中,大架要求充分發揮膽之在先,膽壯神旺。力之發出,山倒樹傾。不招不架,猛粘對手的要求。孫臏拳在搏手中,要求作到三五相貫,即用多個不同的三手或五手為一小組合,編成套路來進行基礎演練,如大架在第24手,二龍劈水到28手的三龍鬥海,就是一個五手的小組合,用的是麒麟步(擊一步二),練的是在運動中以速度來增強擊打的力量,粘住對手,不給他還手的機會。這就充分地體現了大架的膽、力、猛氣勢。因為無膽不敢上,無力手腿不實,無猛速度慢,粘不住對手,就給對手留下了防守反擊的機會。
 
    小架是(小架煉意九個八)72手。是在演練開啟架的基礎上,通過在套路的演練中進行發音(只有自己聽到)叫力,來鍛練提高滾、纏、穿、抖,寸、彈、鑽、合的力道(內勁)和以意發力的意識。不斷地向擊一步二,逐形疾發的搏擊水準提升。

             


黃連順演示孫臏拳

    過手架是(四八喂打過手架)32手。是弟子在熟練掌握大、小架的功法之後,師父為弟子演練搏擊開手喂招(領手對打),又稱開手架喂子手(青島地區叫三十二手)。在演練過手架時,一定要知道他的每一手,都是含有幾個動意,時時要用搏擊出手、三五相貫,變化無限、虛晃誆騙(《拳義》術變)的意識去演練。授藝者,也大都教到此為止,所以在青島地區有三十二手是孫臏拳精華之說。

參考資料

1. 史明《孫臏拳三十二技法(上),《武當》2009年第2期。

2. 史明《孫臏拳三十二技法(,《武當》2009年第3期。
3. 史明《孫臏拳三十二技法(,《武當》2009年第4期。
4. 蘭春玲《孟憲堂與孫臏拳》,《武當》2010年第2
5. 方剛、趙國良()、蘭春玲()源自戰國的孫臏拳:模仿瘸腿人站立的怪異步法》,《環球人民地理》,2011年第7期。
6.《孫臏拳只剩一人了!》,《青島日報》,20121210日,記者王萌。

鐵線拳與易筋經(上)


易筋經研究(13)


    表面看來,鐵線拳與易筋經似乎是不同的功夫,一是拳術,一是健身術,其實兩者有其共同點:都是鍛鍊內功的法門,而且 鐵線拳包含了部分易筋經的練法


             「鐵線拳」乃為洪家至寶,是一套高級內功拳法,為廣東十虎鐵橋三遺技。鐵橋三原籍廣東南海縣人,生於1813年,卒於1886年即是光緒十二年。鐵橋三原名梁坤,年幼時投拜少林洪拳鉅子,福建蒲田少林僧人覺因和尚學技,入廣州白雲山能仁寺帶髮修行,於七年而盡覺因真傳。

    梁坤在覺因門下學藝尤精「鐵線拳」、「三展拳」與「千斤墜」,橋手鍛煉得堅硬如鐵,似鋼鐵鑄成,而數十人拉之不到,因此人稱之為「鐵橋三」而不名。


 
                        
敬禮開拳

    鐵橋三之橋馬穩勁,為當時武林首屈一指,名列廣東十虎之一。當年廣州河南富商蔡贊,富家子伍熙官曾先後聘鐵三橋至家中授藝,後育善堂中醫施雨良及孫指添,區珠,林福成等亦拜入為門下,其後林福成再將鐵線拳授於黃飛鴻,黃飛鴻得此秘技後,異常重視,常言鐵線拳乃為洪家至寶,命弟子謹記,切勿亂傳,輕傳於世。

                                         

                 黃飛鴻是鐵線拳名家

    鐵線拳之取義,乃為剛柔兩用,鐵為剛,線為柔,因此剛柔並濟,亦剛亦柔,故名「鐵線拳」,再配合內家手法,吐納發勁,剛柔合一。

「鐵線拳法」以鍛煉五臟六腑,強健體魄為主,以十二字訣為用,即剛,柔,逼,直,分,定,寸,提,留,運,制,訂等十二支橋手。練習鐵線拳除了要注重十二支橋手外,對發勁及七情聲息,發音最重要,每一式的發音皆以調節五臟六腑為主,臟腑得調,氣血循環有序,陰陽和合,能勁力達內外,獲得強筋健骨之效,因此洪家歷代先輩習此拳者多享有高夀。

鐵線拳譜

第一式 敬禮開拳  第二式 二虎潛蹤
第三式 雙劍切橋  第四式 老僧挑擔
第五式 驚鴻斂翼  第六式 左右寸橋
第七式 三度珠橋  第八式 大仙拱手
第九式 二字箝陽馬  第十式 掩護
丹田
第十一式 抽手護胸  第十二式 兩手遮天
第十三式 秦瓊獻鐧  第十四式 餓鷹撲食
第十五式 迫橋      第十六式 定金橋
第十七式 虎嘯龍吟  第十八式 雙寸橋
第十九式 制橋      第二十式 分金槌
第二十一式 二虎潛蹤  第二十二式 扇面子午
第二十三式 開弓射雕  第二十四式 外膀手
第二十五式 外膀手二  第二十六式 柔橋內膀
第二十七式 內膀之二  第二十八式 訂橋
第二十九式 柔橋      第三十式 遮頭
第三十一式 托掌      第三十二式 定金橋
第三十三式 側身寸橋  第三十四式 制橋
第三十五式 分金橋  第三十六式 扇面子午(左)
第三十七式 開弓射雕(左)第三十八式 外膀手(左)
第三十九式 外膀手二(左)第四十式 柔橋內膀(左)
第四十一式 內膀之二(左)第四十二式 訂橋(左)
第四十三式 柔橋(左)  第四十四式 遮頭(左)
第四十五式 托掌(左勢) 第四十六式 定金橋(左)
第四十七式 側身寸橋(左)第四十八式 制橋(左)
第四十九式 分金橋      第五十式 扇面十字手
第五十一式 雙遮手      第五十二式 白虎獻掌
第五十三式 猛虎爬沙    第五十四式 定金橋
第五十五式 虎嘯龍吟    第五十六式 雙寸橋
第五十七式 制橋        第五十八式 分金拳
第五十九式 二虎潛蹤    第六十式 麒麟步
第六十一式 夾木槌      第六十二式 提壺敬酒
第六十三式 橫割手      第六十四式 內膀手
第六十五式 內膀柔橋    第六十六式 內膀柔橋
第六十七式 遮頂        第六十八式 托掌
第六十九式 虎嘯龍吟    第七十式 寸橋
第七十一式 制橋        第七十二式 分金槌
第七十三式 十字手      第七十四式 遮天
第七十五式 驚鴻斂翼    第七十六式 韋馱獻杖
第七十七式 雙遮頭      第七十八式 迫橋
第七十九式 定金橋      第八十式 雙寸橋
第八十一式 十字手    第八十二式 分金拳
第八十三式 二虎潛蹤  第八十四式 收式


    在上乘的洪家鐵線拳招式當中有一個基本的法門,那就是要能夠讓氣血達到升降自然,並且能隨心所欲的控制,具體的表現方式就是要能夠讓臉迅速的脹紅。相信這個方法很多人在小的時候都應該有玩過,事實上這個功法,是越年輕的人越容易做到,而人的身體一但邁入壯年後,這個動作就不容易可以實現了,這是因為身體在各年齡層的內部生理結構會有所不同的關係。 

                                             

                   
鐵線拳--雙劍切橋
                 古本易筋經--韋馱獻杵第一勢

    如果你有觀察過剛出生滿月的嬰兒,你會發現事實上原來每個嬰兒「都會」鐵線拳。當你看到小嬰兒在伸腰哈氣時,氣會立即上聚五官,臉隨即脹紅,隨後當小嬰兒氣血調合身體放鬆時,氣血又平秘恢復,臉則恢復白皙光澤,這是自然的氣血運行現象,其實小嬰兒不懂控制的方法,但他幼嫩的身體卻是經常可以這樣做的,鐵線拳的原理其實就是向嬰兒來學習看齊的,以求返老還童。 

    另外,當嬰兒在哭或笑的時候,會很自然的用到丹田的力量。當他在大哭的同時,聲音之尖銳刺耳,一般人難以忍受,這不是靠練習而來的,而是每個人與天具有的能力,事實上上乘的鐵線拳就是在用這個方法,所以你會也會經常聽到鐵線拳的玩家在進行刺耳尖銳聲音的練習。
             



                                                         鐵線拳--左右寸橋

                      
                                  內功圖說》(易筋經) 韋馱獻杵第二勢

 
     鐵線拳運氣的基本原理,是將全身分成上、中、下三大丹田,上丹田在頭部、中丹田在胸腔、下丹田則在腹腔,這符合了現在的科學研究。另外,在體腔的部份還須特別知道中醫裏上、中、下三焦的觀念,而十二經絡的運行及奇經八脈的觀念,更是鐵線拳的基本原理,你如果能夠了解這些傳統中醫生理的基本觀念,則在鐵線拳的練習過程,你會非常的訝異,因為練習某些動作的同時,內氣會很明顯的循著某些經脈在移動。


    若在進行鐵線拳練習的時候,你會發現這根本就是一套運行身體氣血的使用指南。鐵線拳利用了人類的各種身體自然情態表現,包含喜、怒、哭、哈,快樂、難過,打嗝、咳嗽,反胃、憋氣等方式,有效的調控了人體非自主神經所主導的功能,將人體的生理功能大幅度的產生變化,依此快速的流動氣血,達到活血通絡的目的。 

                             
  
                 鐵線拳--秦瓊獻鐧

           
               古本易筋經--韋馱獻杵第三勢

    西洋的生理解剖學有一個學理,稱作「血液的再分配律」,它提到人體在運動的時候,由於交感神經會興奮引發了神經系統及內分泌系統的作用,於是原來閉鎖的毛細血管進一步產生擴增舒張所引起的,而血液會從已消化及排泄器官為主的臟腑當中流到肌肉裏,以供給肌肉運動時所需的養分,這時人體有75%的血液在肢體肌肉當中。另外,當人體在用餐後,由於腸胃接受到食物,刺激腸胃的反射神經,故腸胃血管擴張並準備工作,此時大部分的血液,就會悄悄地流向了腸胃的地方,以產生足夠的能量已進行消化工作。所以老人家常說:「飽了肚子,空了腦子」,這也是很多人吃完飯後就突然會想睡覺的原因。 

     人體的血管收縮調控是屬於非自主神經所主導,它可以在人體不自覺的狀況下經由模式化的血管鬆緊分配,達到將多數的血液流向特別需要的地方。也正因為如此,人體可以不用隨時去思考這些問題,就能及時應付身體在各環境下,各身體環節所需的各種能量情形。但因為如此,經由自主的方式以達到控制非自主神經的興奮抑制,就成為了鐵線拳的重要挑戰。 

     練過鐵線拳和易筋經的人都會很驚訝,沒想到跟著做同一個動作,就會感到氣血在身體裏明顯的變化,忽上忽下、忽聚忽散、忽開忽合、忽竄忽流,鐵線拳與易筋經都有助人體氣血的運行。

鐵線拳與易筋經(下)

鐵線拳的練習法門層次 
    正宗南少林的內功拳法,亦被稱為洪家拳秘技的鐵線拳,其練習時雖傳有一套功法,但依照不同的「法門」,也會產生不同的練習方法,當然要求的重點及所得到的效果也會有所差別。 

            鐵線拳----餓鷹撲食
     
 
        
內功圖說(易筋經) 三盤落地勢
    依照不同練習方法,共可分為五個層次:一曰導引(風)、二曰運使(火)、三曰剛柔(電)、四曰聲震(雷)、五曰神韻(心)。這五種不同層次的練習可配合不同體質及武術需求的人而加以選擇練習,由柔到剛,由外而內,由肉體到精神,由血液到內分泌,基本上每種法門都能帶給人們身體健康的功效,但因練習的難易度及強度,五種法門還是有難度層級上的區別。鐵線拳的命名,既以剛如鐵、柔如線作為其強調的武學核心,剛柔乾坤成為貫串全旨的重要哲理。 
 
風法門----可卻病延年的導引練習 
    事實上初級的「導引法門」已經可以達到神清氣爽的功效,久練讓人身輕,免疫力抵抗力增加,且方法較為簡單,出偏的機率小,非常適合ㄧ般大眾練習。
    鐵線拳一說被稱為少林達摩「易筋經」的南傳,目前大陸更流行有少林秘傳「ㄧ指禪」的氣功,傳人廣眾,其功法原理,即屬於導引一類的氣功功法,久練可令人身強。其方法講究放鬆氣勻、鬆靜緩慢,呼吸自然,練習中利用觀想氣體在手中遊動的意念,間接導引了氣的流動,氣動則血就動,達到身體舒暢的功效,一般練完後會有手掌皮膚乾滑、上身微汗、臉頰紅潤、心情平靜、身體輕盈等運功後的現象,而ㄧ般練完拳的人應能直覺地感受到非常舒服,才算真正掌握到此層級的方法。 
 
              
鐵線拳----定金橋             
          古本大文堂易筋經----出爪亮翅
火法門----維持充沛體力的運使功法 
    第二層級的功法曰「運使」,此階段強調呼吸的配合與肢體的強力及持續的收縮運動,並利用上臂的開展形成擴胸運動以助深呼吸的進行。運使的法門是屬於較強力的運氣方式,如果有看過七十年代的武打功夫片,就很容易明白這種功法的練習方式,「逼氣運勁」直到讓筋骨產生震抖是其中的練習過程也是重要的方式,須特別注意的是,這種練習的方法必須動作非常慢的進行才行,並且配合腹式呼吸的吐納,洪家拳稱作田蛙肚呼吸(氣沉丹田)。日本琉球空手道是傳自於中國南方福建系的虎拳,其練習方法中亦是特別以此為其練氣壯骨的法門。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常練習此法門者,須伴隨「紮腰帶」的練習為佳,除有助氣沉丹田的感應外,亦能避免因氣沉而氣傷膀胱的可能副作用。當依此法練習完,因胸腔開張及強力的呼吸後放鬆作用,會有很明顯的呼吸特別舒暢,精聚神會,注意力專注,心平氣穩,身體微流汗、代謝快速等效果,於一天之清晨練習,更能令人全天之工作愉快。
   
                                                             鐵線拳----遮頭
     內功圖說(易筋經)----九鬼拔馬刀勢
電法門----能讓筋骨強勁的剛柔相濟
    第三層級為「剛柔相濟」的練習方法,此法為前一、二法練習概念的混和,但其效果卻非同等於一、二法的混和,而是形成另一種獨具特色的功效。此法的特點為肌肉的瞬間收縮特別明顯,並且可帶給身體一種強力的「震湯」,伴隨著身體腹部下丹田強力的收縮以及胸腔橫隔膜的升降運動,對體腔內的五臟六腑起了按摩的效果。 
    「柔」的方法為「氣運」,比如第一階段導引內運的方式,運行過程肌肉放鬆動作勻柔,以帶動身體內氣的流行,依中醫十二經落的原理,手部氣動則體內臟腑之氣亦隨之而流轉,達到氣血流布周身的功效。剛的方法強調「氣聚」,此法亦為上乘南學武術練習「寸勁」發放的重要法門。透過肌肉的堅強力收縮,久練身強體壯,除增進身體適能,以及肺部肺泡毛細血管的氣體交換量,亦由於強力的收縮,內臟會受到擠壓,氣血會升高,各臟腑因適度的緊張,而產生抗力,因此活絡了各臟腑的機能。 
    一般人體活動時體溫可達到38~40度C,肌肉的溫度會隨活動的激烈程度而增加,此時血液中的血紅素對氧的親合力下降,有助於氧離,因而使組織細胞內獲得更多的氧,而剛柔合濟的練習方法,較之於第一階段與第二階段的方法,更可在輕鬆又不太浪費人體能量的情況下,提高身體的溫度,達到有氧運動、氣血循環的效果。 
 
    不過「剛柔相濟」的方法,是有專業性的練習門檻,「剛」如「火」,「柔」如「風」,風與火的調控,常需要專業的老師來引導才不至於出偏。若風小則火熄,火大則身焚,火候的控制是煮好食物的秘訣,亦是身體煉丹養身最需要的狀態。
雷法門----震動臟腑的練氣功夫
 
    洪家拳術中最著名的四套名拳:虎鶴雙形、工字伏虎拳、五形拳、鐵線拳等,實際上每套拳的開頭都有暗藏鐵線拳的練習功法,這是南派少林拳的特點。「三運橋手」的練習可以讓南拳武術家迅速的強壯了身體素質並結實全身的筋骨,此即為「武術氣功」的練習方法。前三層級的練習法門都可被運用在虎鶴拳、伏虎拳開始的運橋手練習上,這種練習在南派武術技擊的訓練上甚為重視,可讓身體虛弱的人,迅速筋血充盈、精神振奮,有如脫胎換骨的。但洪家秘傳的正宗少林武學,正在於有別於前三階段的四、五兩個難度超高的練功法門。 
         

              三度珠橋(三運橋手)
    被視為預備銜接鐵線拳功夫學習前基礎訓練的洪家五形拳,其開頭的龍形拳即以運氣為其橫貫的重點,比之於前學的「虎鶴雙形」及「工自伏虎拳」開頭之三運橋手功法,此套已開始增加了許多「情感發聲」的技巧,第四階段的「聲震臟腑」及成為此套的練習的重點。